天猫汽车自动贩卖机汽车界say no!

 提示:点击图片可以放大
来源:爱游戏下载    发布时间:2024-06-04 22:01:47

  年初,剁手之父马爸爸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2017年也被称作是零售业的转型之年。话说,零售业被认为是受互联网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被指只有搭乘“互联网”的快车才能华丽转身。

  何为新零售,的描述是“新零售,即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层次地融合的零售新模式”,有点复杂,按照马的简练说法是:新零售的核心是从向消费者销售商品转向服务消费者。

  与此同时,阿里也用实际行动推进这一想法。如前些日子被炒的神乎其神的无人超市,以及近日马云亲自站台的盒马生鲜等等,social + local + mobile成为不二法门。不成想,紧随而来的还有汽车。

  近日,天猫发布了一则极具未来感的汽车自动贩卖机的概念视频,短短27秒的短片,让人感受到未来购买汽车的样子,就如同买一瓶饮料般简单 。同时,阿里巴巴也宣布,最快将在今年年底正式推出市场!

  翻阅这则新闻的各种标题和内文,“颠覆”二字被反复提及。那它都能完成哪些买车的流程呢?按照所描述的流程,过程不需要服务人员,只需手机上选定好自己想要的款式,汽车将会自动呈送到用户的面前,直接开走!若要贷款买车,只需绑定的支付宝芝麻信用分在750以上,征信流程几乎秒过,且首付只需一成。办理好贷款手续后,直接去汽车自动贩卖店里取车即可! 甚至临时牌照、保险等都可以直接通过支付宝软件直接下载打印。

  看上去如此的美好,甚至有评价其是”一个汽车新零售时代就要来了!4S店暴利的时代,该告一段落了。”那么,现实是否如想象般美好呢?

  今年7月1日,《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不仅明令禁止4s店恶意加价,也在法规上打破只能卖单一品牌的垄断。半月后,苏宁易购首家汽车超市开业,并计划在全国各个城市的中心开100家。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近日,有媒体实地调查发现,苏宁易购汽车超市门可罗雀,展厅内仅有8辆展车,且询问价格后,发现高于正常售价。

  通常来说,卖大件的利润都是要高于小件的,比如卖豪宅是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除了房子,车子就算是大件了,借着政策开放,以及本就现成的渠道,理论上天时地利无懈可击。然而,汽车不同于房子也不是电子科技类产品,除了销售还涉及到后续的维修、保养以及厂商与渠道的关系,品牌形象等等。

  正如苏宁易购8辆展车的尴尬,众所周知,传统4S店与厂商有着紧密的关系,建店之初经销商需要申请,审核,严格按照厂商的标准装修,占地,设备人力等投入,运营中,厂商对经销商进行库存融资、统一培训等帮助,销量经销商每年有一定的提车任务,而厂商给予返点奖励等。同时,4S店也是汽车品牌形象及与终端消费者接触的纽带,可以说两者是鱼水的关系,这也就决定了厂商在货源供应上难以倾向汽车超市。

  若换个角度,如果说将苏宁易购或天猫的汽车超市当做一种二级经销商的身份来看待未尝不可。比如苏宁天然的渠道网点,更适合如渠道建设不完善的品牌作为渠道补充,或作为某些库存较多车型来分销。不过,从这个方面,新兴的汽车超市与传统汽车超市的意义相差不大,都面临优势货源供应难得问题。

  按照前面提到的评论,线S店暴利的时代”,估计许多汽车经销商听到只能“呵呵”了。

  事实上,早在三年前,工商总局已公布‘停止汽车品牌经销商的备案’,并精确指出4S店可同时卖多品牌汽车,可提供多品牌维修服务。然而,即使是手握众多品牌的汽车经销商集团也未对集合旗下品牌来做汽车超市有多大兴趣。原因是,如今新车销售的利润依然很低几。比如,许多4S店,客户若不是本地用车,即后续不在该店保养,或不在该店做金融贷款,甚至这单生意还要赔钱。

  这也就是为什么,经销商集团不热衷增加成本开设汽车超市,以及苏宁易购绑着平安管家,而天猫也连带着根据芝麻信用的车秒贷服务的原因。

  对于天猫无人汽车超市的试驾问题,有文章给出的答案是“不需要过多的担心,传统4s店仍可以不要钱试驾。”听到这个答案,就只想问一句,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好吧,即使有消费者,在价格并没有太多优势的情况下,仍不计面子的去4S店试驾某车,又在网络上下了单,当要专业的维修、保养服务仍要回到4S店去解决。对于一些汽车品牌,不愿进入二网的尴尬就是售后服务上得不到保障,而这,之于网上超市或亦或是苏宁又何尝不是一样的窘境。

  总结:尽管天猫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美好的购车画面,但至少在现阶段,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的“大件”商品仍难以被“颠覆性”改变。不过,正是由于跨界入侵,传统汽车销售中某些环节不透明,程序繁琐等问题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借着“新零售”的必然趋势,怎么样才能做到渠道成本更低,利润空间更大,谁更迎合消费者需求,是商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